患者男,38岁,主诉:间断心悸、胸闷1年,加重1周。
患者于1年前长期熬夜后开始出现心悸、胸闷,持续时间短暂,多为3-5分钟后自行缓解,但会反复发作,诱因多为劳累、熬夜;
近一周,觉上述症状加重,在朋友推荐下求诊于我。
刻下症见:面色萎黄,精神差,心悸,乏力,胃怕凉,纳可,夜寐差,入睡困难,二便调。形体肥胖,体重78Kg,身高173cm。
舌脉:舌黯,苔白,脉弦细。
图片
前面我们写过一篇文章:谢相智丨看到失眠的这四个特征,直接用此法,效果显著,里面总结了这一类失眠的指征和治疗方法:
1.患者入睡困难,或多梦,或易醒不易入睡;
2.有胸闷,或心悸,或头晕的表现;
3.胃怕凉,或腹部怕凉,或腿凉;
4.便秘或腹泻;
有以上四类症状的二三类症状,不必悉具。
或舌暗,有瘀点或瘀斑,或舌尖红伴舌底静脉迂曲,或脉沉弦硬小,都可以用辛咸甘为主的处方来治疗。
此患者“入睡困难、心悸、胸闷、胃凉、舌暗、脉弦细”,与我之前总结的失眠特征吻合,虽然主诉是“心悸、胸闷”,但用的依然是“辛咸甘为主,酸苦为辅”的处方。
关于上面指征的具体的解读可以参考此文章:谢相智丨看到失眠的这四个特征,直接用此法,效果显著,不再赘述。
具体处方如下:
肉桂9,干姜15,白芍30,生黄芪20,炒白术15,生苡米30,玄明粉9(冲),丹参15,五加皮10,炙淫羊藿15,车前子15,蜜紫菀30,枳实12,厚朴10,7剂,水煎服。
其中,
肉桂、干姜是辛味药;
黄芪、白术、薏苡仁、车前子是甘味药;
玄明粉、丹参、紫菀、厚朴是咸味药;
枳实、白芍是酸味药。
我取芪、术、薏+玄明粉、厚朴、丹参、紫苑,以咸甘除燥法,补其中,泻其肠道、管道之实邪,以泻肺肾之实。(咸甘除燥法请参考文章:谢相智丨辅行诀的“燥病”,是解开疑难病的一把钥匙)
以肉桂、干姜、白芍,取桂枝汤(补肝汤)之意,补肝虚。
五加皮、淫羊藿是我最近喜欢用的本草。
《本经》记载,淫羊藿“主阴痿绝伤,茎中痛,利小便,益气力,强志。”
《本草经集注》记载:五加皮,主治心腹疝气,腹痛,益气,治躄,小儿不能行,疽疮,阴蚀。男子阴痿,囊下湿,小便余沥,女人阴痒及腰脊痛,两脚疼痹风弱,五缓虚羸。补中益精,坚筋骨,强志意。久服轻身耐老。五叶者良。
对于“治痿”的药,多能为人体提供能量,亦有咸味药之特点,加五加皮、淫羊藿,亦是为人体提供能量。因为患者“面色萎黄、精神差”,是一种“痿”象。
并医嘱:忌牛奶、酸奶、冷饮、啤酒等,避免熬夜,尽量保持空腹感。
一周后复诊:
患者自诉心悸症状消失,“有精气神了”,夜间能较快入睡(未熬夜),大便稀溏,偶为稀水样便,色黑,一天5-6次。
令患者特别高兴的是,体重还减轻了7-8斤,晨起觉头脑清醒,无任何乏力感。
思路同前,继续处方7剂:
肉桂9,干姜15,白芍30,枳实15,厚朴12,巴戟天15,炙淫羊藿15,五加皮10,玄明粉10(冲),蜜紫菀30,生黄芪20,炒白术15,生苡米30,7剂,水煎服。
三诊:
诉偶有头晕,无其他特殊不适,近一周,体重继续减轻1Kg。
丨体会
此患者减重,与下法有关,但我们的下法不是单纯的攻下,而是以“咸甘除燥”为原则,以咸泻之的同时,以甘缓之。
另,我观察临床,很多患者体重减下来之后,很多疾病都在好转。
也正因为此,咸甘法才应用如此广泛,这与我们时代的特征相关。
此医案依然是“咸甘”法的延伸,在这个医案里加了五加皮和淫羊藿,并延伸至“痿证”,痿证依然属于“辛咸甘法”的范畴,以后我们再做深入探讨。最后,欢迎大家关注此“五味经方”的公众号,点此可看之前的医案→医案合集(辅行诀基础知识在各医案中顺势介绍)愿宗伊尹法,而会仲景意,以五味调经方,为患者以解难。祝健康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老虎配资-深圳配资公司-低息配资官网-在线炒股配资看必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